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常见问题与技术答疑

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的电极使用和工作原理

时间:2024-11-01 来源:科创星光

电极的工作原理


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 的电极以铂金(Pt)作阴极,Ag/AgCl作阳极,用硅橡胶渗透膜作透气膜。测量时,在阳极和阴极间加上0.68V的极化电压,氧通过渗透膜在阴极消耗,透过膜的氧量与水中溶解氧浓度成正比,因而电极间的极限扩散电流与水中溶解氧浓度成正比,表计检测此电流并经运算变换成氧浓度。同时Pt1000铂电阻电极检测溶液的温度,并对氧浓度进行温度补偿。电极上的反应为:
阴极(Pt) O2 + 2H2O + 4e = 4OH-

阳极(Ag) 4Ag + 4Cl- = 4AgCl + 4e


电极的结构


在最内部含铂丝阴极和热敏电极的玻璃棒,它被套在呈管状的银阳极里面,两者组成电极内体。内体又被嵌入不锈钢电极杆中。
因电极几何尺寸合理、膜薄渗透性强、电极腔体内的电解液成分合理且用量少,使得电极的响应速度较快。而国内的一些覆膜式氧电极腔体内需要加入20mL左右的电解液,本底氧消耗的时间就相当长,造成较长时间无法投入使用。


电极的存放


充有电解液并套上保护套时,电极可存放2-3个月。保护套可以减少电解液的干涸。
若需将电极连续存放2个月以上时,应将膜体中的电解液倒掉,使阴、阳电极保持干燥,并套上保护套,此时不能将电极接到二次表上通电极化。


电极的极化


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 的电极首次使用、更换电极填充液或者断电5 min以上时,与仪器连接好通电后,此时仪器会给电极提供0.7v极化电压,这时所进行的就是极化,以使电极里的化学体系达到平衡,降低零氧电流,使电极稳定。开始时,电极的电流较大,按指数规律下降,10分钟后便处于稳定态,在此期间的显示数据将逐渐降低,直到稳定,随后才能进行标定。

极化过程需要10分钟,先将电极与仪器正确连接。


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


注:(1)应保证仪表电量充足,否则会造成电极不能完全极化。


电极的标定


每只氧电极都有自己的零点和斜率,而且随着不断的使用,电解液因消耗会逐渐减少,零点和斜率就会发生变化。标定就是为了得到电极的真实零点和斜率。
斜率标定:在空气中标定电极的斜率。
两点标定:在零氧环境中标定电极的零点,在空气中标定电极的斜率。
对于电厂超低浓度的溶解氧测量,特别是除氧器出口,含氧量极低,这时零点是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关键因素,零点的准确标定就特别重要。

若一定要标定出零点,我们建议用无水亚硫酸钠溶解于纯水中,形成“无氧水”来标定零点。


本栏目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着传播知识、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,为网友免费提供,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,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,本站将立即删除。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,以便我们及时纠正。联系方式:18101268918
延伸阅读
联系我们
打开微信扫一扫,了解更多科创星光产品信息
打开微信扫一扫